【大紀元2014年11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編譯報導)英國《金融時報》和美國知名諮詢管理公司麥肯錫近日公布了2014年「年度最佳商業書」,得主是法國經濟學者(Thomas Pitketty)所著的《二十一世紀資本論》(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皮凱提在《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中用六張圖表明白闡釋「貧富鴻溝」,該書在美國造成搶購熱潮,並榮登亞馬遜最佳暢銷書。該書蒐集了18世紀至今20個國家的經濟資料,揭露了其中關鍵的經濟與社會模式,並提供了貧富差距重要思考觀點,許多書評人稱其為21世紀讀者必讀的一本鉅著。
《金融時報》近年遴選出的九本「年度最佳商業書籍」羅列如下:
2013年:《什麼都能賣!》(The Everything Store),作者為布萊德.史東(Brad Stone),書中專門探討貝佐斯如何締造亞馬遜的傳奇故事。
2012年:《私人帝國:埃克森美孚和美國電力》(Private Empire: Exxon Mobile and American Power),作者為史蒂夫.科爾(Steve Coll),書中闡述美國最大的私營公司--埃克森美孚所擁有的經濟實力和政治影響力超過了許多國家,但該企業的保密和紀律文化卻是眾人之謎。
2011年:《貧窮經濟學:對抗全球貧困的激進反思》(Poor Economics: A Radical Rethinking of the Way to Fight Global Poverty),由暢銷書作者班納吉(Abhijit Banerjee)和麻省理工學院教授迪弗洛(Esther Duflo)合著,書中稱全球有近九億的人口每日生活費用僅一美元,並形容我們身處一個高度兩極化的資本社會--最富裕,同時也最貧窮的時代。
2010年:《金融斷層線:無形裂縫如何威脅全球經濟》(Fault Lines: How Hidden Fractures Still Threaten the World Economy),作者為前IMF首席經濟學家拉詹(Raghuram Rajan),書中提出三個可能引發下次金融危機的重大斷層線,包括貧富不均引發的政治壓力、各國貿易不均衡和各國經濟體制的不同。
2009年:《金融列王記》(Lords of Finance: The Bankers Who Broke The World),作者為艾哈邁德(Liaquat Ahamed),書中講述1929到1933年大蕭條期間,全球四位金融大佬對金本位的偏執,最終導致泡沫産生的故事。
2008年:《大衝撞: 全球經濟巨變下的重建預言與投資策略》(When Markets Collide:Investment Strategies for the Age of Global Economic Change),作者為前PIMCO公司總裁兼執行長埃里安(Mohammed El-Erian),書中探討在中東油價不斷高漲,美國次級房貸爆發等多項利空衝擊下,投資人在此亂局中如何找到正確的投資標的。
2007年:《最後的大佬:拉扎德投資銀行興衰史》(The Last Tycoons: The Secret History of Lazard Freres & Co),作者為華爾街投資銀行家科漢(William Cohan),本書探討華爾街投資銀行家的欲望、陰謀和驚人的財富故事,揭開了投行交易的諸多內幕。
2006年:《中國撼動世界:飢餓之國崛起》(China Shakes The World: A Titan's Rise and Troubled Future — and the Challenge for America),作者為《金融郵報》多年駐北京記者肯吉(James Kynge),書中揭露貪腐的中共官員、耗竭在即的自然資源、日漸沉重的環境汙染,並探討中國法治不彰、政治專制、新聞自由受到箝制等各項負面變因。
2005年:《世界是平的:一部二十一世紀簡史》(The World Is Flat: A Brief History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作者為普利茲新聞獎三屆獲獎者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書中分析了21世紀初期全球化的過程,並提出「世界正被抹平」的論點。
責任編輯:唐依旋
相關文章
排行榜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