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人還是難免會以貌取人,形色圓滿很重要
甚麼樣的身分~就要有甚麼樣子
蘭陵王名高長恭,又名高孝瓘,是北齊大將,東魏大權臣北齊奠基人白手起家大英雄風流大丞相高歡之孫。
高歡死後,長子高澄當上東魏第二任權臣。高澄政治上精明強幹,卻於29歲死在奴隸手裏,丟下六個嗷嗷待乳的兒子,老四就是變成千古傳說的蘭陵王。值得一提的是,正史裏忠實記錄了另外五兄弟的母親出處,就長恭例外:“蘭陵王長恭不得母氏姓”。不知道是書史的遺漏,還是花花公子高澄自有隱情。不久叔父高洋踢走皇帝,自己稱帝,北齊建立。
這是個出了名的野獸世家,群交亂性,酗酒暴虐,以殺人為樂。高長恭生在其中,人算很不錯的,只留下一樁八卦:皇帝賞他20個侍妾,他只收下一個。美男子眼光高,19個都成恐龍,就一個勉強算美眉。
高長恭驍勇善戰,據說因為面相太柔美,不足威赫敵人,每每打仗都要帶上猙獰的面具。最著名的一次是救援洛陽,他帶領五百騎士,衝過周軍重重包圍,突入洛陽城下,城上齊兵認不出誰來了,懷疑是敵人的計謀。
蘭陵王摘下盔胄(注意,這裡是個把臉罩得很嚴實的頭盔,而不是面具,有人懷疑,“面具”的典故只是後來的編舞者編出來的),示之以面容,城上軍心大振,掉下弓弩手數百名,前來接應。很快周軍被迫撤走。為慶祝勝利,武士們編了《蘭陵王入陣曲》,戴著面具邊跳邊歌。
史載:“長恭貌柔心壯,音容兼美。為將躬勤細事,每得甘美,雖一瓜數果,必與將士共之。”木蘭從軍最好是投到蘭陵王帳下,女兒家驚艷,為面具摘下瞬間的絕世風華,然後跟他一人一半分個紅蘋果。噢,心都醉了!
老天造人,總不願造得太完美,高長恭染了個大毛病:貪財。門口常有行賄的進進出出。搞得老百姓都說三道四。屬下尉相願問他:“王既然俸祿那麼高,何必貪?”長恭不語。相願說:“您是不是因為怕自己功勞高,被主上忌諱,故意給自己抹點污垢?”呵呵,什麼理由如此老兄說話技巧一流!長恭說:“是的。”相願說:“朝廷如果猜忌王,這正好給他留了一條辮子抓。想求福反而招禍。”長恭淚下(那時候的人都是真性情,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從不死撐什麼男子漢的面子。偶好欣賞!),跪膝,請他給個安身的法子。相願說:“王威名太重,最好在家養病,別干預政事了。”於是偶爾裝裝病。完全隱退,又不甘心。正處盛年的男子,誰願意退休?何況高長恭不是當隱士的個性。
北齊末代皇帝高緯一天聽了《蘭陵王入陣曲》,對高長恭說:“入 陣太深,畢竟危險,一但失利,追悔莫及。” 長恭無心快語:“家事親切,不覺遂然。” 高緯一聽“家事”這兩個字,心生警覺。叫人給他送去一杯毒藥。皇帝殺人,連理由都沒扯。高長恭死時的年齡沒有記錄,估計才三十齣頭。留下個悲痛欲絕的遺孀鄭妃,守著佛門孤燈,度此殘生。
古代化妝術
一.臉譜的起源
在南北朝的北齊時期,有一位被封為蘭陵王的大將,名叫高長恭。他勇武善戰,常常大敗敵軍。但作為一名武藝高強的將領,卻天生一副俊相。這在當時兩軍陣前,與敵交兵有些不利,因為古時有"不戰而驅人之兵"一說 ...,意思是說敵兵一看到你的威嚴,而嚇得後退。就像三國時的張飛,大喝一聲,嚇退曹兵。而高長恭面容秀美,非但不能嚇退敵兵,敵方看到他還爭相上前跟他交手,試試他的本事。這就迫使他必須使出本領,耗費更多的精力方可獲勝。蘭陵王對這一點大傷腦筋,總想找一種讓敵人一眼看上去就膽顫心驚的威懾方法,來彌補自己天生相貌的"弱點"。
後來,蘭陵王終於找到了用面具遮住面的方法,就是在木制的面具上雕出可怕的神態,塗抹上兇狠嚇人的色彩,讓敵人看上去就產生可怕的心理,加之他在交戰中勇猛無敵,於是,面貌和武藝統一起來,成為威懾敵人的一對法寶。蘭陵王原本想遮住秀美的臉,而结果是把秀美改換成可怕,反而加了對敵人的壓迫感。據說,從此他不但時常取勝,而且還創造了一次以少勝多的戰役的勝利。北齊人非常敬慕蘭陵王的武勇,欽佩他取得的勝利,就摹仿他的動作,戴上面具,编出舞蹈,配上音樂歌曲,創制出一種《蘭陵王入陣曲》的表演。
蘭陵王的面具成為歌舞表演中的裝飾物以後,對後世戰曲人物臉部造型影響很大。日本古典戰劇表演,也曾深受蘭陵王面具的影響,且至今保留蘭陵王的面具。1956年,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李少春訪日演出時,日本藝術家赠送了日本保留且仿制的蘭陵王面具。於是,起源於中國的這件藝術品,又返回了故鄉。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