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K在中國的鉅額行賄案,凸顯醫藥沉痾,也是政府管制導致貪腐的又一個例證。
普拿疼製藥廠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 GSK)最近的頭痛問題,恐怕吞再多藥也無解,因為中國官方指控,這家英國藥廠六年來在中國賄賂金額高達人民幣三十億元(約合新台幣一百四十六億元),中國已逮捕四名GSK中國涉案高層;另一家藥廠阿斯特捷利康(Astra Zeneca)上海辦公室也遭搜查。
藥廠行賄案曝出中國醫療體制腐敗現況,這其實是政府價格管制下,以藥養醫的必然結果。
講疏通、打交道
行賄黑金轉嫁暴利藥價
GSK中國副總裁兼企業運營總經理梁宏對新華網坦承,在中國,一種藥品要上市,必須疏通各個環節:藥品註冊涉及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價格涉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想進基本醫療保險用藥要找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進地方要跟地方招標辦打交道,進醫院更要打點醫院院長、藥劑科主任和各科醫師。
鉅額黑金被轉嫁到藥價中,梁宏估算約占藥價比率兩到三成。成本人民幣三十元的藥,加計「行政打點」費、廠商利潤,最終賣到患者手上暴增為人民幣三百元。
中國藥價虛高的癥結有二。醫院逾九成是公立的,主宰醫療行業;另一病根是以藥養醫。根據《財星》(Fortune),中國公立醫院收入來源包括:政府撥款、醫療服務及賣藥。其中,政府撥款只占中國公立醫院預算一成。為了讓人人看得起病,政府把醫療服務價格定得很低,醫院提供醫療服務注定賠錢,因此中國政府允許醫院按進藥價格另加一五%賣給患者。
由此,藥品利潤變成醫院的命脈。賣藥收入一般占城市公立醫院收入四成至五成,在農村,這個比率還要更高。
透過高藥價補貼醫療的模式,不僅墊高人民的醫療成本,同時鼓勵了貪污。經由賄賂、走私等不平等競爭方式取得超額收入的行為,經濟學稱為「尋租」。政府官員若發現尋租現象有利可圖,就會主動「設租」,迫使企業經營者對他們上貢。如果其他人都在收受賄賂,那麼做一個清官的相對成本就會很高。《財星》便直指,在中國醫藥價格管制失調的制度下,好人也會被迫變成壞人。
中國政府若光是抓外資黑金,而不從醫療體制病灶改革,老百姓也只能為高藥價繼續頭疼下去。
》本文未結束,請購買雜誌
我已是訂戶,升級為訂戶會員
★ 帶著你的「幹勁」起跑人生,「未完待續」的故事天天開演...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Say What You Like,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 -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31-you-say-what-you-like-because-they-like-what-you-say.htm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