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令人不安的黃豆分級制之三(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19日電)任何食安議題,民間總引據歐盟標準提出主張,黃豆分級與基改標示也不例外,官方則多採美方觀點;儘管雙方再陷對立,實務作為頗為一致,都在擴大非基改黃豆的栽種與食用量。
基改作物於科學界及國際組織所發表過的各種文獻甚多,並持續進行中。關於引發各界存疑方面,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實驗室博士林中英指出,包含在動物實驗上出現多種致癌性結果,因具抗藥性而使用農藥的殘留量偏高,也有實驗顯示會引起肥胖與心血管疾病。
她指出,國際期刊還發表過,在孕婦及胎兒血液中,以及在其他作物的基因中,發現過基改作物基因序列片段;甚至在日本發生過過敏致死案例,因此歐盟、日本、紐、澳等先進國家十分謹慎。
但她也說,推展基因作物的一方則認為,上述發現為動物實驗、非人體實驗,且仍非普遍性發生,所以主張基改作物應在全球被合法銷售,最大基因改造作物廠商孟山都也確實在諸多第三世界國家持續栽種、養殖基改作物與魚產,強調可以改善糧食問題。
林中英說,反對基因作物的一方指出,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已指出,全球糧食問題關鍵是分配不均,不是不足;同時發現要改善占全球人口1/10的饑餓人口的窘境,重點是要讓被強勢企業掌控全球糧食資源達3/10的資源用於饑餓人口上,才是解決之道;另關於基改作物可以增產,實務操作結果也顯示不盡然。
因為基改農產安全無法證實,但台灣又需仰賴輸入以基改為大宗的商用玉米及黃豆,基改標示的修訂,在基因改造標示摻雜率標準上,官民又出現對立性論戰。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秘書長賴曉芬,以及出口非基改毛豆、內銷非基改黃豆的第二代青農侯兆百及林中英都認為,在無法證實基改作物對生態及人體毫無危害下,進口黃豆應分為食品、飼料 2級,並像歐盟、日本一樣,各級都要標明基因改造與否,才是政府做到充份揭露資訊,以利消費者選擇的負責作為。
就此,財政部長張盛和15日表示,將在 2個月內會同衛福部、經濟部及農委會討論,將進口黃豆的海關稅則稅號擴大分類,且衛福部已預定自11月1日起將進口黃豆分為「基因改造」與「非基因改造」。
農委會主委陳保基也說,飼料黃豆進口會分為基改、非基改 2種。
但賴曉芬、林中英及台大農藝系教授郭華仁都質疑,政府受到美方影響,未依今年修法後公告的標準作業。
林中英及賴曉芬並說,依據今(2014)年2月公布施行的「食品衛生安全管理法」規定,為落實溯源管制,進口基改食品必須標示;且衛福部原本公告應標示「基因改造」或「含基因改造」的非屬有意摻入的摻雜率,由5%修正為參照歐盟的0.9%。
林中英及賴曉芬進一步指出,基改大廠孟山都高層今年在台大食科所教授陪同下,拜訪衛福部官員後,最新一次公告的基改摻雜率打折為3%。
雖然雙邊對黃豆標示的主張仍有歧見,且台灣非基改黃豆自給率遠不及市場需求,但是台灣內部並沒有那麼分裂,坊間各界包含中央與地方政府在內,其實都在積極研發非基改品種,並擴大栽種面積,以及食用量中。
例如農委會各區農業改良場都持續開發各種非基改大豆、黃豆品種中,最近台南區農業改良場就發表國產非基改黃豆台南10號蛋白質達41%,抗病又高產量,甚至適合有基栽培的成果發表。
農委會台南區農業改良場也指出,台南市政府持續協助推廣栽種有機作物銷售南科,而栽種非基改黃豆的推廣,也在推動中。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也說,自去(2013)年起推廣全市320所中、小學營養午餐改吃非基改黃豆製品,有231所全部或部份改吃非基改黃豆製品;且當中於去年有129所全部改吃非基改黃豆製品,今年已有153所全面改吃非基改黃豆。
此外,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也與綠色陣線等團體合作,於今年5月起發起9合1選舉參選人支持中小學營養午餐改吃非基改黃豆製品的連署活動,已獲63人連署響應。
6都候選人中,有台南市長賴清德、台北市長參選人柯文哲簽署;活動到11月29日投票日止,將據此監督連署人當選後如何落實。
即便市場面,也從未聽聞廠商標榜採用基改黃豆製品的行銷活動;耳熟能詳的反而是義美於豆腐、豆漿等產品包裝刻意印上採用非基改黃豆製成,統一也推黃金豆產品中。
諸多小農更是以採用非基改黃豆做豆製品在網路上走紅,而小地主大佃農的青農侯兆百,更是在外銷日本毛豆有成後,刻意撥出1成產量的毛豆與黃豆,自8月起每月花費新台幣25萬元在北市大直開店,在尚且無法獲利下,堅持要讓營養價值較高的非基改黃豆被國人食用,而不只是做外銷。1031019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