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時間長達兩年,國立故宮博物院2013年年度大展「十全乾隆—清高宗的藝術品味」特展將在8日開展,故宮在今(2)日舉行開箱記者會,特別精選北京故宮博物院典藏的〈英國 十八世紀 銅鍍金仙鶴馱亭式表〉、〈清 乾隆 窯變釉描金詩句花卉紋膽式瓶〉及〈清 乾隆 高宗是一是二圖軸〉三項文物,引發到場媒體搶拍。
因為文物相當珍貴,開箱過程,除了有員警在場外,故宮人員也全程站在文物旁守護;由於從北京借來的文物一下飛機後,就保持原貌,因此媒體第一時間看到的,全都是海關用的木箱。在故宮院長馮明珠等人致完詞後,正式開箱!拆開海關木箱後,接著是文物木箱、層層包裹的泡棉,足見故宮對於文物的重視。
今天開箱的三件文物都大有來頭,其中,〈仙鶴馱亭式表〉是由倫敦著名鐘錶匠和鐘錶經銷商James Cox(1723-1800)製造。一隻回首眺望的曲頸仙鶴口銜靈芝站在紅絲絨木座上。仙鶴背馱二層仙閣,閣正、背面各嵌一個白琺瑯小錶盤,正面是時盤,背面是調節走時快慢盤。仙鶴腹中安置音樂機械裝置,啟動時可演奏四支樂曲。
十八世紀,英國與中國在鐘錶方面的貿易活動十分突出。一方面由於英國自身鐘錶製造的發展,倫敦成為當時的鐘錶生產中心,鐘錶製造盛極一時,其產品在世界範圍內無與倫比,在整個歐洲與東方的鐘錶貿易中明顯佔據主導地位。另一方面借英國海外擴張的強勢,英國東印度公司幾乎壟斷了早期歐洲和東方的海上貿易,為英國鐘錶的東輸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和保障,當時歐洲各國的鐘錶許多是通過英國的中轉輸出到中國的。
更為重要的是,英國鐘錶行業具有敏銳而長遠的眼光,對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一直十分關注,千方百計迎合中國人的審美情趣,利用自身的貿易優勢,依託整個歐洲的鐘錶製造技術,整合各種資源,製作出了適合中國人欣賞品味的東方市場鐘錶。當時在英國有一批從事東方尤其是中國市場鐘錶的鐘錶匠和經銷商,James Cox則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James Cox的鐘錶在中國獲得了較高的認同,其許多作品被乾隆宮廷所收藏。他還在廣州建立公司,負責產品的經銷和組裝,這使他的產品更容易為中國市場所接受。此錶有可能就是在廣州組裝的產品。
此外,以御製詩裝飾瓷器畫面,始見於乾隆一朝,詩與畫相互交融,觀賞性極強,形成了乾隆時期御用瓷器的主要裝飾特色,〈窯變釉描金詩句花卉紋膽式瓶〉通體施仿鈞釉,釉上以金彩描繪紋樣,口沿及頸部各繪三層紋飾,腹部一面金彩繪折枝花卉圖,一面金彩書乾隆御製詩〈上林花氣〉,是箇中翹楚。
開箱記者會上最受注目的是〈高宗是一是二圖軸〉,但故宮人員表示,由於圖軸每次打開都是損傷,因此,這次故宮決定開箱不開卷。
〈高宗是一是二圖軸〉是一件乾隆皇帝肖像畫與乾隆皇帝的哲學思想、藝術鑑賞緊密相連的畫作,圖繪乾隆皇帝正在坐榻上觀賞皇家收藏的各種器物,其身後點綴室內環境的山水畫屏風上,懸掛一幅與榻上所坐乾隆皇帝容顏一樣的畫像,故宮指出,乾隆把自己與自己的收藏放進畫中,展現這次展覽核心,也就是乾隆的生活品味;這幅畫遠原本是貼在皇宮牆壁上,化中的乾隆的樣貌,與一般對乾隆認知的形象最為接近。
乾隆皇帝在畫上識題:「是一是二,不即不離,儒可墨可,何慮何思。那羅延窟題並書。」題中的儒、墨是指中國的儒家學說和墨家學說,他認為二者作為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如同畫中坐榻上的他與屏風上他的掛像間的關係,是不可分的,因此他提出「是一是二不即不離」的觀點,表明了他對儒家、墨家學說的深刻看法和其治國觀念。故宮希冀透過精選文物精湛的技法與呈現之意境,襯托出乾隆皇帝多元的藝術品味與獨特的藝術風格。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