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trottr
2013 - Yahoo奇摩 搜尋結果
2013 - Yahoo奇摩 搜尋結果 
烏政府打壓 加深烏東人民仇恨
Nov 25th 2014, 09:50

台灣醒報 – 

【台灣醒報記者王承中綜合報導】烏克蘭的地理位置及歷史背景,在冷戰後,成為西方與俄羅斯中間的緩衝國,也是兩大集團互相爭取及博弈的棋子。自2013年11月烏克蘭爆發親歐盟示威運動後,激化國內親西派與親蘇派的矛盾,導致烏克蘭陷入內戰,也形成冷戰後,西方與俄最嚴重的國際角力事件。

烏克蘭現今的國土,大部分上是在20世紀時由蘇聯劃定,因此在民族組成上俄羅斯民族佔有20%,根據2001年的人口普查,有將近30%的烏克蘭人稱俄語為母語,尤其是東南部各州。蘇聯瓦解後,烏克蘭推行一系列的烏克蘭化政策,並限制媒體及電影使用俄語,就曾引發東部各省的不滿及暴亂,種下現今內戰的因子。

【親歐民眾基輔示威】 2013年由於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中止與歐盟簽署政治和自由貿易協議,而與俄羅斯強化雙邊關係,導致親歐民眾於11月21日發動大規模示威抗議,要求政府與歐盟簽屬協議及亞努科維奇下台。2014年2月親俄的亞努科維奇被迫下台,但獲得俄羅斯的庇護。

烏克蘭新政府成立後,加速推動烏克蘭化,廢除俄語為東南部各州的官方語言、禁止在考試中用俄語、關閉俄語電視台等極端政策,引爆東南部各州開始抗議新政府的親西方政策。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首先在3月發難,率先獨立,隨後烏克蘭東南部的頓內次克及盧干斯克兩州也於5月宣布脫離烏克蘭,成立新俄羅斯聯邦,烏克蘭內戰於是展開。

【痛恨政府鎮壓】 烏克蘭政府軍在東南各州的鎮壓,加深當地民眾對親西方政府的仇恨。住在頓內次克不遠的一名72歲老婦舒爾邁,在雜貨店上班時,被政府軍的火箭彈殺死,他兒子謝爾蓋憤怒的說,只要親俄分子給他一把槍,他就要戰鬥倒底。舒爾邁的朋友則表示,她原本痛恨親俄勢力的叛亂,但現在她要政府滾出去,離她遠一點。

這些因政府軍鎮壓而死的人的親屬,對親俄勢力的兵員招募起到很大的作用,他們把喪親之痛,發洩在對政府軍的對抗上。可以想見,未來烏克蘭政府軍若能,重新奪回東南各州,但平民傷亡所產生的仇恨,將使得和解之路注定是漫長且崎嶇的。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koki0httzob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