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trottr
批踢踢實業坊 movie 板
 
[好雷]愛情的美好與殘酷─專訪《推拿》導演婁燁
Feb 4th 2015, 00:14, by pobea

作者pobea (拍子)

看板movie

標題[好雷]愛情的美好與殘酷─專訪《推拿》導演婁燁

時間Wed Feb 4 00:14:35 2015

愛情的美好與殘酷──專訪《推拿》導演婁燁 圖文版原文刊載於獨立評論@天下 2015/02/02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304/article/2349 作者: 吳老拍 (編按:本文將透露劇情,讀者請斟酌閱讀) 《推拿》是描述一群「盲人推拿師」靠自己過活的故事。這看似平淡不過的題材,才氣縱 橫的婁燁導演卻將其拍成充滿戲劇張力的好片。盲人,被明眼的觀眾「看見」他們的生活 ,如同發生在你我周遭看得見的日常生活,觀眾投入其中,感受到真實情感的力量。不僅 如此,婁燁更克服技術的重重障礙,用實驗電影的精神,運用像說書人的口白,開場演職 員表是口白,片中角色動作與心理狀態,也都有旁白,搭配演員的日常對話,用心拍出「 給盲人看」的電影。 ● 電影提醒觀眾:「他們,其實也是我們,只是我們都忘記了。」 盲人眼睛看不到,我們忽略了他們,盲人眼盲但心眼亮,反倒是一般人眼不盲心盲。盲人 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慾,片中寫實呈現出盲人們赤裸裸與毫無保留的慾望,讓明眼的觀眾 感受到盲人與明眼人一樣,都渴望被愛與被需要。《推拿》講的是人性,是友情、是親情 、也是愛情,更是人與人之間情感的美好與殘酷。 《推拿》取材自作家畢飛宇的同名小說,他將常去南京家旁的盲人推拿店做推拿的經歷與 感悟寫成小說,婁燁導演讚譽:「《推拿》小說是一幅微型的《清明上河圖》。」由《頤 和園》編劇、也是婁燁的妻子馬英力改編為劇本,將小說散點透視的文字群像,改以影像 敘事來傳遞文學精神。 ● 寫實與寫意之間,從容不迫 婁燁導演成熟的執導火候是成功的關鍵,就如同老子名言:「治大國,如烹小鮮。」 各個角色關係戲分恰到好處,演員表現精采,職業演員演技逼真寫實,素人演員演出自然 生動,不論攝影、燈光、美術、音效、配樂等環節也十分到位,展現全方位的調度功力。 全片不浮誇,不躁進,如行雲流水,卻富有節奏感。鏡頭有著十分寫意的詩意影像之美, 婁導在寫實和寫意的分寸拿捏游刃有餘,從心所欲。 《推拿》片中的生活場景,寫實描繪出盲人對情感的執念。王大夫(郭曉東飾)為了留住 自己和小孔(張磊飾)的結婚基金,不被追討弟弟債務的黑道奪走,不惜以刀割肉痛苦自 殘,以死明志的堅決,瞎子愛錢,連命都可以不要,背後是為了拼命守護和愛人得來不易 的感情;推拿店老闆沙復明(秦昊飾)苦求不得的「美」的本質,不就是都紅(梅婷飾) 一個始終沒有對小馬說出口的「愛」字;小馬(黃軒飾)與小蠻(黃璐飾)由性生愛,身 體是誠實的,讓兩人拋開無謂的道德枷鎖,真實去面對愛情,嘈雜熙攘的外在變化,比不 上小馬和小蠻內心對愛的渴望。 ● 婁燁:「電影是暗黑裡的一道光。」 這些盲人的情愛故事,其實每天都在我們身邊發生,就像壹週刊每期坦白講專欄的芸芸眾生相,坦白講書寫小人物真實的人生,直白犀利卻刀刀見骨,正中人心。《推拿》演員們的演出卻是渾然天成的真,讓觀眾忘了他們是在演戲,全心全意投入盲人的感情世界,彷彿讓那些貪嗔癡的執念透過光影穿透大銀幕,直指觀眾內心深處。 ● 樸實返真的影像與聲音美學 攝影師曾劍的影像有著樸實留白的詩性美學,如《老子》:「見素抱樸。」現其本真,守 其純樸。手持鏡頭,讓攝影機捕捉盲人的視角,還原了盲人生活的場景,讓觀眾不只是「 看到」盲人在沙宗琪推拿中心的日常生活,更感受、融入和諧表象之下的慾望暗流與人際 衝突中。觀眾的情緒感知被盲人的痛苦喚醒、更被他們的七情六慾牽動心緒。聲音指導富 康讓觀眾感受到彷彿就在盲人的主觀世界,在現場收音,非常接近於現實,開放式的舞台 現場。影像與聲音融於無形,在光影流轉之間,讓觀眾反思自身的生命經驗,不斷敲擊心 房,細細反芻再三。 ● 婁燁:「電影像是書法,是一種書寫。」 有趣的是,美術設計杜艾霖在設定人物表情語言是透過書法的不同字體,創建每個角色的 性格,特殊的群戲安排,讓角色們好像調色板各種顏色,被調和成同一個色調,細看都有 其獨特性,抽離出來又有各自色彩。剪接也是樸素,婁燁導演跟剪接師孔勁蕾、朱琳說: 「要像沒剪過一樣。」《推拿》後製一年,每一個畫面都是導演和剪接師精煉而成,剪接 超過一百個版本,朱琳說,導演幾乎每三天必須完整地看完一遍全片,整個後期看了不下 百遍。時間的積累,各種可能性的不斷嘗試,才能成功提煉出簡約的詩性美學。電影不但 是光與影的故事,同時也是時間的藝術,《推拿》是影人用熱情與生命精煉的影像詩。 ● 藝術的本質,來自於生活 《推拿》獲得第51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攝影、最佳剪輯、最佳音效 、最佳新演員六項大獎,榮獲第8屆亞太電影大獎(APSA)「評審團大獎」及第64屆柏林影 展傑出藝術貢獻「銀熊獎」(攝影),堪稱是2014年華語片實至名歸的傑作。《推拿》映 照出藝術的本質,來自於每一個人在生活的當下。電影的溫暖結尾。愛情不是用「看」的 ,是要去感受的。不只是愛情,情感也是看不見的,卻是最真實的,用心就能感悟。 【以下為作者專訪婁燁全文】 問:看完《推拿》,心頭浮現的是老子的一句話:「治大國,如烹小鮮」,這部片的美,不 只是讓觀眾能真心感受到盲人的生活,情感的體驗,諸多細節都是很寫實的,但鏡頭又保 留了許多詩性美學,又是很寫意的,讓觀眾看完又能回扣到自身的生命經歷,各自產生深 淺不同的感受,在寫實和寫意之間,您是如何拿捏這中間的分寸呢? 婁:記得第一次開剪接會議的時候,我給大家看顏真卿的《祭侄稿》,希望能夠學習那樣 的一種東西,就是筆墨寫實和寫意,乾濕濃淡的書寫變化,和情感以及作者態度的演進形 成一種平衡和互動,有時候感覺電影的很多東西其實有點像是書法一樣,是一種書寫,是 沒法去事先拿捏的,只能從心到手到筆再到紙,寫起來看,這其實是我們筆墨的傳統。 問:您的作品向來都十分關注城市底層的小人物,《推拿》也不例外,不僅拍出盲人在南 京潮濕而陰鬱的城市生活氛圍,如同王大夫被黑道追債的生活場景就十分真實,讓觀眾也 回想自己在城市中的生活,在《推拿》中您如何呈現城市小人物的生活樣貌? 婁:其實我們不是太清楚那些是不是「底層」或是「小人物」,我的周圍的很多人和事情 差不多是這樣,我們也在其中,所以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拿起攝影機拍你身邊的人和事情。 問:您的作品往往有對情感與慾望的直接表露,在《推拿》中仍然有著濃烈情慾的赤裸展 露,如小馬與洗頭妹小蠻的由性生愛,尤其動人,最後也帶來了溫暖的力量。愛情是《推 拿》很重要的情感戲碼,可否和我們分享這次與過往作品的不同與相同之處? 婁:愛情或者說性愛實際上首先是一種身體感受,「看」也是,只是太通常了,所以被我 們忽略,這就是為什麼有時候看不見的盲人的感受更敏銳,所以和「看」一樣的,「盲」 也是一種身體感受。 問:在《推拿》裡每個人都恰如其分,但人都是偏心的動物,忍不住想問,導演您最喜歡 那個角色,在真實生活中,導演您比較想要過那個角色的人生,為什麼? 婁:喜歡小馬,他差不多是一個自由主義者哈,他跟隨身體的感受,比如「氣味」「觸覺 」,相比沙復明對有眼睛的主流社會的嚮往,小馬並不迷信有眼睛的世界,他相信自己的 感悟,他相信閉上眼睛也能夠看到愛情和這個世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2.31.5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22980079.A.7A3.html

Recommended article: Chomsky: We Are All – Fill in the Blank.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koki0httzob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